品茗荟茶叶文化包含了茶艺,茶道等内容,让您更好的了解茶叶的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
茶艺文化 2024-04-28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累官龙图阁直学士经略陕西副使,参知政事。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斗茶歌】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
茶艺文化 2024-04-28
据考证,涌溪火青起源于明朝。解放前夕曾一度生产停滞,新中国的成立,使涌溪火青茶重焕生机。
1955年开始恢复生产并迅速成名,当年将5公斤极品寄往北京,请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品尝,国务院办公厅为此专函鼓励涌溪人民:“此茶很好,希再接再厉……”。周恩来总理送给原美国总统尼克松2.5公斤涌溪火青,泡给尼...
茶艺文化 2024-04-28
孙一元[明](一四八四至一五二o)字太初,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好老氏书,辞家入太白山,因号太白山人。
《饮龙井诗》
(明)孙一元
眼底闲云乱不开,
偶随麋鹿入云来。
平生于物元无取,
消受山中茶一杯。...
茶艺文化 2024-04-28
禅茶一味:苏轼与茶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我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在北宋文坛上,与茶叶结缘的人不可悉数,但是没有一位能像苏轼那样于品茶、烹茶、种茶均在行,对茶史、茶功颇有研究,又创作出众多的咏茶诗词的。
苏轼十分嗜茶。茶,助诗思,战睡魔,是他生活...
茶艺文化 2024-04-28
茶食不能压住茶香
一杯醇香的茶配以精致的茶食,既可带来心灵上的放松,闲暇之余也能更好地体味到茶的韵味。具体怎么做呢?
国家茶叶质检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沈红建议,休闲时喝茶,搭配茶食可遵循“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的口诀。所谓甜配绿,是指甜食要搭配绿茶,如各式甜糕、凤梨酥等;酸配红是指口味酸的食...
茶艺文化 2024-04-28
白族响雷茶、三道茶
响雷茶是云南白族人民一种有趣的饮茶方式。每当家里有客人,好客的主人便将刚刚采下的鲜茶投入砂罐内烘烤,因砂罐内温度高,少顷,鲜茶叶在砂罐内就被烤得焦香了。此时,立即将开水冲入砂罐内,罐内立即发出似雷的响声。开水冲入砂罐后,稍煮片刻,然后倒入茶盅,用双手献给客人饮用。这种茶味苦,但...
茶艺文化 2024-04-28
寺院茶道的兴起,最初起源于僧人们的坐禅。僧人们坐禅时晚上不吃斋,又需要清醒的头脑、集中精力,所以饮茶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办法。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而茶道的发源地是中国。当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寺院中还未有饮茶之风。
饮茶最初为药用, 是民间的产物,而后经陆羽对其进行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的种茶、...
茶艺文化 2024-04-28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茶业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中国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
茶艺文化 2024-04-28
生活在贵州省东南部的侗族人喜欢喝豆茶。这种豆茶是用黄豆、包谷、米花、炒米、茶叶等放到大锅里煮熟煮烂,就成了豆茶。它分“清豆茶”、“红豆茶”和“白豆茶”等三种,而且饮用的要求也有不同。
清豆茶是在民族节日时饮用。饮茶的规模很大,整个村寨的家家户户都将自家准备的清豆茶摆在村寨的广场上,供大家饮用。饮用...
茶艺文化 2024-04-28
浙江省茶场
十里坪农场国有农场。位于浙江龙游县湖镇。建于1952年。有土地2000公顷,其中有茶园约200公顷,年产干菜250吨。下设农业大队和工厂。生产茶类有红茶、炒青、烘青和花茶。
十里丰农场国有农场。位于浙江衢州十里丰。建于1955年。有茶园330余公顷,年产干茶500吨。下设茶叶生产专业队...
茶艺文化 2024-04-28
乾隆皇帝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皇帝位,改号乾隆。) 乾隆多次南巡,有四次到西湖茶区。留下了他的诗作:
《再游龙井作》乾隆
清跸重听龙井泉,明将归辔户华旃;
问山得路宜晴后,汲水煎茶正雨前;
入目景光真迅尔,向人花木似依然;
斯真挂矣予无梦,天姥那希...
茶艺文化 2024-04-28
中国现存文献中有关饮茶的起源,第一个涉及到的是陆羽《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随后在“七之事”中又进一步指出,所谓“神农氏”,就是指“炎帝”,说明中国茶的饮用,是起源于“三皇”时代。具体根据呢?陆羽引《神农食经》“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为佐证。这里非常明确,陆羽在《茶经》毫...
茶艺文化 2024-04-28
【谢中上人寄茶】
作者: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详解】
在中国的茶酒文化史上,以茶与酒馈送亲友是一个良好的传统。在赠送和收受的过程中,许多文人学士往往伴以诗文,因而在这方面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篇章,此诗即是一例。茶...
茶艺文化 2024-04-28
新加坡是个具有多元文化的国家,华裔占总人口的76%,又有着被英国殖民统治百余年的历史,这种人口构成和历史背景,使得新加坡不仅有中国茶、英国的下午茶,而且还有一种新加坡独特的“长茶”。所谓“长茶”,就是把泡好的红茶加进适量牛奶的一种奶茶。喝这种“长茶”,往往不是以饮茶为主,而是让自助式的吃点心占据了...
茶艺文化 2024-04-28
仙人掌茶又名“玉泉仙人掌”,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汤色绿亮。
相传每到春茶竞相迸发之际,仙人掌茶的创制人中孕禅师(俗姓李,诗人李白的族侄)就在玉泉溪畔的乳窟洞边采摘茶树嫩叶,运用制茶技术制出扁形如掌、清香滑熟、饮之清芬、舌有余甘的名茶。公元760年,中孕禅师云游江南,在金陵(今南京市)遇李白,将...
茶艺文化 2024-04-28
权德舆(759—818),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以文章进身,由谏官累升至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参预朝政。
奉和许阁老霁后慈恩寺杏园看花同用花字口号
杏林微雨霁,灼灼满瑶华。
左掖期先至,中园景未斜。
含毫歌白雪,藉草醉流霞。
独限金闺籍,支颐啜茗花。
【详解】
此诗描写的是雨过天晴,诗...
茶艺文化 2024-04-28
阿富汗人绝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尊奉教义,他们不喝酒而喜欢饮茶。当然,喜欢饮茶还有另一因由,就是他,门的饮食以牛羊肉为主,吃的蔬菜很少,这就需要通过饮茶来补充各种维生素,以增强体质。
阿富汗人的饮茶方式,因地域不同而有各自的偏好。一般来说,在阿富汗的乡村和牧区,人们喜欢喝奶茶。奶茶的制作过程大体与我...
茶艺文化 2024-04-28
在浙江和沿江一带发展很快,文献提到的名茶只有双井、顾诸等几种,但明代提到的名茶却有97种之多,而且遍及从云南到山东的广大地区,基本上各地都形成了自己的主要茶叶产地和代表名茶,从而也奠定了中国近代茶文化的大致格局和风貌。...
茶艺文化 2024-04-28
下午茶的由来及文化
下午茶起源于17世纪。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早餐都很丰盛,午餐较为简便,而社交晚餐则一直到晚上八时左右才开始,人们便习惯在下午四时左右吃些点心、喝杯茶。其中有一位很懂得享受生活的女伯爵名叫安娜玛丽亚,每天下午她都会差遣女仆为她准备一壶红茶和点心,她觉得这种感觉真好,便邀请友人共享...
茶艺文化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