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艺文化 >

茶艺文化,茶艺文化知识,茶艺文化常识,茶艺文化百科

品茗荟茶叶文化包含了茶艺,茶道等内容,让您更好的了解茶叶的文化,源远流长。

茶叶中有多少种芳香物质

茶叶中有多少种芳香物质

迄今为止,已从茶叶中分离出大约700种香气物质,包括醇、醛、酮、酯、酸、氮、氧杂化合物等在内的十余个大类的化合物。这大约700种香气物质里面,有的是红茶、绿茶、鲜叶共有的,有的是各自分别独具的;有的是在鲜叶生长过程中合成的,有的则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中的酽是什么意思

茶叶中的酽是什么意思

茶叶中的酽指的是汁浓而味厚,如果某种味道特别深厚,特别具有想象力,可以采用"酽"字表达,而对于一个好的茶汤来说,味道不仅要浓,还要有力量、厚实,甚至还要有后续转化的拓展空间,因此,简单来说,酽表达的是茶中析出物多而体现出浓强的滋味。...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制作过程中,杀青的重要性

茶叶制作过程中,杀青的重要性

杀青是制茶技术的关键工序之一。青指鲜叶,杀青顾名思义就是破坏鲜叶的组织。杀青过程即采取高温措施,使鲜叶内含物迅速地转化。杀青不仅会破坏酶的活性,还要使内含物转换为各类茶制茶特有品质的基础。茶叶中含有一种叫做酶的物质。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怎么命名的?六大茶类怎么来的?茶叶的分类逻辑是什么?

茶叶怎么命名的?六大茶类怎么来的?茶叶的分类逻辑是什么?

我国是茶树原产地,最早发现茶的鲜叶有治病的功效,距今已有四、五千年了。我国利用茶叶也最早,据历史资料,商朝(约公元前16-11世纪)鲜叶晒干作贡品,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茶作祭品,春秋(公元前770-476年)茶作饭菜,战国(公元前475-221年)茶作药物…...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一级和特级的区别

茶叶一级和特级的区别

特级茶一般以茶芽为主,一般在清明前采摘,特点是紧细、肥嫩显毫、匀整、净透、香醇,整体无碎叶;而一级茶嫩度稍低,一芽两叶初展,一般在立夏时采摘,特点是紧结、肥嫩较显毫、匀整、净透、浓纯、香醇。其次,对于不同茶类,一级、特级均有区别,但不是特别明显。...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一般保质期多久

茶叶一般保质期多久

根据工艺、茶品种的不同,保质期有所区别。绿茶、黄茶:保质期为18个月(1年),宜冷藏储存。红茶:保质期为2年左右,可常温储存。乌龙茶:保质期为3~5年,宜常温储存。黑茶:保质期为10~20年,需密封储存。白茶:保质期为10~15年左右,需密封储存。...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为什么叫枞

茶叶为什么叫枞

枞的本意是指有一定年龄的茶树。60年以上的茶树称之为老枞,高枞为30~60年,新枞为30年以内。老枞与一般的幼龄茶树具有较大的区别,而采用老枞茶树鲜叶制成的茶品,具有独特的“枞味”,具体表现为木质味、青苔味、粽叶味,同时具有厚、滑、甘、醇等显著特点。...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为什么不写保质期

茶叶为什么不写保质期

对于公版的茶叶包装一般不写保质期,散装的茶叶甚至都没写生产日期。而正规的包装茶叶,基本上都具备生产日期、保质期,如绿茶的保质期为1年,红茶乌龙茶为3~5年,白茶、黑茶、普洱茶的保质期为15年甚至更久,但都会有标注信息,对于无任何信息的三无产品,一定要注意甄别。...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闷熟的气味和什么食物气味接近

茶叶闷熟的气味和什么食物气味接近

茶叶闷熟的气味和青菜经焖煮的气味接近。闷味的表现主要有熟闷气、水闷气和闷火气,其产生的原因较多,如杀菁处理不当;温度、低时间长、数量多、转速慢发散不适当;未及时解块摊置、摊置太厚;复火过程得处理不当等。...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什么意思

茶叶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什么意思

茶叶的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均指的是茶叶的级别,是根据感官指标,条索、色泽、整碎、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八大因子综合评审而来,例如:信阳毛尖的级别由高到低,分别为珍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其中珍品或者特级的品质特点突出,较为优秀,而三级表现较差。...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里为什么会出现头发之类的异物

茶叶里为什么会出现头发之类的异物

茶叶里之所以会出现头发等异物,主要与加工场景、流程、操作标准有关。茶叶制作工艺复杂,包括晒青、揉捻等环境,再次过程中,大部分会有人工的参与,因此会出现混杂异物等现象,而在加工过程中,缺少清洁流程、杂物去除、品质检查等程序,便会将其流向市场。...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可以嚼着吃吗

茶叶可以嚼着吃吗

茶叶可以嚼着吃,但根据茶叶形态的不同有所区别。茶鲜叶:由于未经过加工,物质成分不明确,不建议嚼着吃。茶干:属于食品类别,经过处理,可以冲泡,亦可以嚼着吃。茶底:冲泡后的叶底,不具备营养物质,但可以嚼着吃。...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干燥方式有哪些

茶叶干燥方式有哪些

茶叶干燥方式主要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干燥的主要目的为固定茶叶形态,形成独有的香气、滋味特征。常见的干燥设备有斗式烘干机、链板式烘干机、烘焙提香机、复干机、瓶式炒干机、八角式炒干机、圆筒式炒干机、辉干机等。...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放多少合适

茶叶放多少合适

参考110ml的盖碗,投茶量为3~8克,依据茶类和口味的不同有所差异。绿茶或黄茶:茶水比例为1:50,即投茶3克左右。白茶:茶水比例为1:20,需投茶5克。红茶:茶水比为1:20,投茶量为5克。岩茶:投茶量约占盖碗的1/3,需投茶8克。普洱:茶水比例为1:15,投茶量为7克。...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放冰箱到底好不好 存茶需要注意哪些

茶叶放冰箱到底好不好 存茶需要注意哪些

平时爱喝茶的朋友,家里都会备有很多茶叶。一些朋友就会把茶叶放在冰箱里储存,甚至会专门买个小冰箱用来储存茶叶。其实,这是个误区,茶叶是否放冰箱,也要区别对待。以下为大家细说一下:冰箱保存茶叶的一些常识。适合放在冰箱绿茶和清香型乌龙茶。六大茶类中,绿茶最容易变质…...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的一些常识性问题解答,饮茶人必看

茶叶的一些常识性问题解答,饮茶人必看

每天该喝多少茶饮茶虽有诸多好处,但过量饮浓茶则可能有害健康。茶含较多生物碱,一次饮茶太多将使中枢神经过于兴奋,而过高浓度的咖啡碱和多酚类等物质易对肠胃产生刺激,影响消化功能。根据人体对茶叶中有效成分、营养成分及水分的合理需求,成年人以每天泡饮干茶5~15g为宜。...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的香气是怎么形成的

茶叶的香气是怎么形成的

茶叶香气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制茶过程中产生;二是加工时原有的香气物质产生了一系列变化而形成。已知茶叶中香气成分有二三百种之多,不同香型是香气物质组成不同之故,一种香型也并非一种香气物质的反映,而往往是以数种香气物质为主,配合其他数十种微量香气物质所组成。...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的香气如何表达 这9种香气不可不知

茶叶的香气如何表达 这9种香气不可不知

人生一杯茶,懂其芳香,才谓懂茶。茶叶香气组成复杂,形成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品种、地域、栽培条件、鲜叶质量、加工方法等都会影响着茶叶的香气。著名茶叶专家施兆鹏在其主编的《茶叶审评与检验》一书中,将成品茶香气归纳具以下九种香气类型。1、毫香型干茶白毫显露…...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的发酵过程,我们该如何理解

茶叶的发酵过程,我们该如何理解

喝茶的朋友,都知道茶叶有发酵一说。除了绿茶,其它的茶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酵,如白茶微发酵,黑茶后发酵,乌龙茶半发酵,红茶全发酵。而发酵准确的来说因该是生物氧化的一种过程。工业上关于发酵,是指人们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实现的工业生产。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茶叶发酵,其实指的是围绕茶多酚…...

茶艺文化 2024-07-09

茶叶的丛味究竟是什么味道

茶叶的丛味究竟是什么味道

茶叶的丛味主要有三味:青苔味(苔藓味)、木质味、粽叶味(糙米味)。“丛味”一般出现在半乔木(小乔木),乔木树种上,灌木型茶树偶尔也有,但极少出现。老枞入口有着醇厚耐久的味道,过后会有清凉感,而通过品尝老枞,就能从香气、滋味上面体会到朴素而厚实的感觉。...

茶艺文化 2024-07-09